龋齿里面牙龈长肉怎么办
龋齿内牙龈长肉分牙龈息肉和牙髓息肉两种情况。牙龈息肉多因食物嵌塞和龋洞刺激,青少年常见,治疗时在局麻下切除息肉,清理龋洞后依情况补牙,深龋可能需先护髓;牙髓息肉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慢性增生性牙髓炎,需根管治疗,若牙体组织少还可能需做牙冠。特殊人群中,儿童配合度低,治疗要轻柔并谨慎选方案;孕妇孕早期尽量保守,孕中期可评估后治疗,孕晚期若非紧急不治疗;老年人因常伴全身性疾病,治疗前要告知病史,依身体状况定方案,治疗后注意饮食防刺激。
一、了解龋齿里牙龈长肉的情况
龋齿内牙龈长肉,多是由于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龋洞为牙龈组织的增生提供了空间。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牙龈息肉,多因食物长期嵌塞,以及龋洞内粗糙边缘的刺激,使得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所致,常发生于青少年,这与青少年口腔卫生维护可能不到位,且牙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龈组织相对活跃有关;另一种是牙髓息肉,多发生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时,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且根尖孔粗大,血运丰富,使炎性牙髓组织增生呈息肉状从髓腔突出,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因为他们的牙髓组织较成年人疏松,血运丰富,更易形成牙髓息肉。
二、治疗方法
1.牙龈息肉的治疗:一般在局部麻醉下,使用专业器械如牙龈分离器等,将牙龈息肉从龋洞内小心分离并切除。切除后需对龋洞进行彻底清理,去除腐质等,然后根据龋洞的深度及牙髓状态,选择合适的补牙材料进行充填修复,恢复牙齿外形与功能。如果龋洞较深,接近牙髓,可能还需先进行护髓处理,再行充填。
2.牙髓息肉的治疗:对于牙髓息肉,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首先在局部麻醉下,将牙髓息肉完全摘除,然后对根管进行清理、消毒和充填。根管治疗一般需要多次就诊,第一次开髓引流缓解疼痛,后续再进行根管预备、消毒,最后完成根管充填和补牙修复。若牙齿龋坏严重,剩余牙体组织过少,在根管治疗后可能还需要做牙冠进行保护。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配合度相对较低,治疗前家长要做好沟通引导,让孩子了解治疗过程,减少恐惧。治疗过程中,医生操作需更加轻柔、耐心。由于儿童牙齿处于发育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更谨慎,尽量保护牙髓活力,对于能保留活髓的情况,优先选择活髓保存治疗。
2.孕妇:孕期口腔治疗有一定特殊性。孕早期(前3个月),胎儿处于器官发育关键期,一般不建议进行侵入性治疗,可先采取保守措施,如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漱口水等,缓解症状。孕中期(46个月)相对安全,可在医生充分评估后,进行必要的龋齿及牙龈息肉治疗,但操作要轻柔,避免孕妇紧张。孕晚期(后3个月),由于孕妇身体不便,且治疗可能引发早产风险,若非紧急情况,尽量避免治疗。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治疗前需详细告知医生病史,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后制定合适治疗方案。若有高血压,需在血压控制稳定后再行治疗;若有心脏病,可能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操作。老年人牙齿多伴有磨耗、牙周萎缩等情况,治疗后牙齿的敏感度可能更高,需告知其注意饮食,避免过冷过热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