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分期是什么
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2016年更新的压疮分期系统将压疮分为六期,1期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皮肤完整但颜色改变及相关异常,老人和肥胖人群需重点关注;2期不可分期是全层皮肤组织缺失且有腐肉或焦痂,糖尿病患者处理难度大;3期1期压疮为皮肤完整的指压不变白红斑,吸烟和脊髓损伤患者易延误发现;4期2期压疮有部分皮层缺失,水疱处理不当易感染,儿童和女性护理需注意;5期3期压疮全层皮肤组织缺失有皮下脂肪等,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感染风险大;6期4期压疮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且骨骼等外露,高龄患者愈合难且易引发并发症。
1.1期: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局部皮肤完整,颜色改变,通常为紫色或褐红色,或呈现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相比,该区域的组织可能会先出现疼痛、硬块、糜烂、松软、潮湿或发热、发凉的情况。此期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压力或剪切力导致皮下软组织损伤,深部组织可能已受损,但表面皮肤仍完整。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更易出现颜色改变且不易恢复;肥胖人群因皮下脂肪厚,受压时深部组织损伤更隐匿。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需格外关注其骨隆突处皮肤色泽及质地变化。
2.2期:不可分期:全层皮肤组织缺失,溃疡基底部覆盖有腐肉(呈黄色、棕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和/或焦痂(呈黑色、褐色或棕色)。只有彻底清除腐肉或焦痂,暴露出伤口床,才能准确分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伤口愈合慢,腐肉和焦痂形成后更难处理,且易引发感染。对于这类患者,在处理压疮时,需更积极控制血糖,同时请专业医护人员评估腐肉和焦痂清除时机。
3.3期:1期压疮: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常发生于骨隆突处。肤色较深的个体可能难以识别,但局部皮温、组织硬度或感觉可能与周围皮肤不同。红斑区域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仍不褪色,就应高度怀疑1期压疮。长期吸烟患者,因血管收缩,皮肤血供差,受压部位更易出现红斑且不易恢复;脊髓损伤患者因感觉功能障碍,对局部皮肤变化感知不敏感,易延误发现1期压疮。护理此类患者时,需加强皮肤检查频率。
4.4期:2期压疮: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浅表的开放性溃疡,伤口床呈粉红色,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完整的或破损的浆液性水疱。此期水疱若处理不当,易破损感染,使压疮加重。儿童皮肤薄嫩,水疱破损风险更高;女性患者因皮肤相对细腻,发生2期压疮时,护理过程需更轻柔。患者及家属应避免自行挑破水疱,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5.5期:3期压疮: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可能包含潜行和窦道。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因免疫抑制,压疮处感染风险大增,且腐肉清除难度大。护理此类患者时,需密切观察有无发热等感染症状,加强抗感染护理措施。
6.6期:4期压疮: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可能存在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窦道。足跟部4期压疮愈合难度极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差,4期压疮愈合所需时间更长,且易引发全身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除积极治疗压疮外,还需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