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引起幽门梗阻该怎么办
幽门梗阻的治疗手段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用于一般情况好能耐受者,姑息性手术用于情况差或肿瘤无法切除者,不同年龄对手术耐受性有别)、内镜治疗(放置支架或局部肿瘤消融,适用于不宜手术者,但对复杂严重狭窄效果可能不佳)、药物治疗(用抑酸、促胃肠动力及抗生素等药物,不同人群用药有调整)、营养支持(通过鼻饲、胃肠造瘘等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不同生活方式及病史影响方案);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身体机能差,术前评估及用药需谨慎;儿童用药和营养支持要符合生长需求,关注心理状态;孕妇治疗需多学科会诊权衡利弊;有其他病史患者要先控制基础疾病,有过敏史者避免用过敏药物。
一、治疗手段
1.手术治疗: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旨在切除肿瘤及可能转移的淋巴结,解除幽门梗阻,恢复胃肠道的通畅。如胃大部切除术,切除部分胃组织,重建胃肠道连续性。若患者身体状况差、肿瘤无法切除或存在广泛转移,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绕过梗阻部位,解决进食问题。不同年龄患者对手术耐受性不同,年轻患者通常恢复能力较好,而老年患者因器官功能衰退,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更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
2.内镜治疗:对于不宜手术的患者,内镜下治疗是可行选择。可通过内镜放置支架,撑开狭窄的幽门,恢复胃的排空功能,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但对于病变复杂、狭窄严重的情况,可能效果不佳。还可在内镜下进行局部肿瘤消融,减轻肿瘤对幽门的压迫。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及辅助手术、内镜治疗。如使用抑酸药物,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促胃肠动力药物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胃内容物排空,改善梗阻症状。对于存在感染的患者,还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需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可能受影响,用药时需调整剂量。儿童用药更需谨慎,部分药物有年龄禁忌,应严格遵医嘱。
4.营养支持:幽门梗阻常导致患者进食困难,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可通过鼻饲或胃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代谢需求。对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或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进行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注营养物质。不同生活方式及病史也会影响营养支持方案,如长期饮酒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缺乏,需针对性补充。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易出现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术前应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时,因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
2.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用药需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营养支持时,要根据儿童生长需求提供合适的营养配方。同时,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需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适当安抚。
3.孕妇:孕妇患胃癌合并幽门梗阻治疗较为棘手,手术和药物治疗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多学科会诊,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在孕中期进行手术,此时胎儿相对稳定。药物治疗需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4.有其他病史患者:如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治疗前需控制基础疾病。心脏病患者手术时需关注心脏功能,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因高血糖影响伤口愈合及增加感染风险。同时,有药物过敏史患者,用药时要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