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症状及表现
肺部感染常见症状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会发热,体温可达38℃及以上且因病原体不同发热特点有别,老年人发热可能不典型;咳嗽初期多为干咳,后咳痰,痰液性状因病原体而异;还会有呼吸困难、胸痛,且可引发乏力等全身症状。特殊人群中,儿童病情变化快,要关注其精神状态等,勿自行用镇咳药;老年人症状不典型,需多留意日常状态,鼓励排痰并规范基础病用药;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用药遵医嘱;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险高、病情重,要避免去人多场所,出现症状尽快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一、肺部感染常见症状及表现
1.发热:多数肺部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发热特点有所不同,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较为持续且体温较高,病毒感染发热有时呈阶段性。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发热可能不典型,甚至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2.咳嗽:这是肺部感染极为常见的症状。初期可为干咳,之后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痰。不同病原体感染咳出痰液的性状也有差异,如肺炎链球菌感染时,痰液可呈铁锈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痰液多为黄色黏稠状;真菌感染,痰液可能呈现拉丝样改变。
3.咳痰:痰液的量、颜色和质地能为诊断提供线索。一般细菌感染痰液量可能较多,颜色可因病原体不同而改变。病毒感染时痰液相对较少、较稀薄。长期吸烟人群肺部感染时,咳痰症状可能更为严重,且痰液往往较为黏稠,这与吸烟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分泌物增多且黏稠有关。
4.呼吸困难:随着肺部炎症加重,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肺部感染后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且更易进展为呼吸衰竭。
5.胸痛:肺部感染累及胸膜时会出现胸痛症状,多为刺痛或牵拉痛,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疼痛会加剧。部分患者胸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6.全身症状:肺部感染还可引起全身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在感染较重时较为明显,尤其是病毒感染引发的肺部感染,全身症状常较突出。儿童在肺部感染时,全身症状可能表现得更为强烈,易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情况。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肺部感染后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体温、呼吸频率等。若孩子出现呼吸急促(不同年龄段呼吸频率标准不同,如212个月婴儿安静时呼吸频率大于50次/分钟,15岁儿童安静时呼吸频率大于40次/分钟)、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镇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不利于痰液排出。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肺部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家属要关注老人的日常状态,如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体温不升等情况,需警惕肺部感染可能。由于老年人呼吸道清除能力下降,鼓励其多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需继续规范进行,避免因肺部感染而随意停药。
3.孕妇:孕妇肺部感染用药需谨慎,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在治疗过程中,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物理降温、多饮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若必须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选择安全的药物。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肺部感染风险更高,且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此类人群平时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一旦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