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宫颈腺囊肿
宫颈腺囊肿又称纳博特囊肿,是宫颈转化区因多种原因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形成的囊肿。其形成机制包括生理性变化、慢性炎症刺激及损伤。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囊肿大或感染时出现白带异常、瘙痒、出血等。诊断依靠妇科检查和阴道超声。治疗上,无症状的生理性囊肿无需治疗,有症状或囊肿大等情况可物理或手术治疗。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损伤、积极治疗炎症。特殊人群中,孕妇无症状不处理,感染需评估用药;绝经后囊肿可能缩小但要防恶变;有宫颈手术史人群风险高需定期复查。
一、宫颈腺囊肿的定义
宫颈腺囊肿,又称纳博特囊肿,简称纳囊,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
二、宫颈腺囊肿的形成机制
1.生理性变化:在宫颈的生理变化过程中,当鳞状上皮化生时,鳞状上皮深入宫颈腺体,堵塞腺管开口,使得腺体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形成囊肿。这是较为常见的形成原因,多属于生理性现象。
2.慢性炎症刺激:长期存在的宫颈慢性炎症,如宫颈炎,会使宫颈腺管口狭窄或阻塞,影响腺体分泌物的排出,进而导致囊肿的形成。例如,持续的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破坏腺管结构,造成引流不畅。
3.损伤:分娩、人工流产或其他宫颈手术等导致宫颈损伤,在修复过程中,新生的结缔组织可能压迫腺管,引起腺管堵塞,最终形成囊肿。
三、宫颈腺囊肿的临床表现
1.多数无症状:大多数宫颈腺囊肿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2.少数有症状:当囊肿较大或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白带增多、白带性状改变,如白带呈黏液脓性,还可能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交后出血或经间期出血等症状。
四、宫颈腺囊肿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常规检查,医生肉眼可见宫颈表面突出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小囊泡,直径多在数毫米,一般不超过1厘米,可初步诊断。
2.阴道超声:能更清晰地观察到宫颈腺囊肿的位置、大小、数量等情况,辅助明确诊断。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宫颈部位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
五、宫颈腺囊肿的治疗方式
1.无需治疗情况:对于生理性的宫颈腺囊肿,若无明显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囊肿变化即可。
2.治疗情况:当囊肿较大,出现压迫症状,如影响宫颈管通畅,或合并感染反复不愈时,可考虑治疗。常见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微波等物理治疗,通过破坏囊肿壁,使囊液流出,促进愈合;对于较大囊肿,也可采取手术切除。
六、宫颈腺囊肿的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防止破坏阴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注意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原体感染机会。
2.避免损伤: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降低宫颈损伤风险。分娩过程中,配合医生指导,尽量避免宫颈裂伤。若发生宫颈损伤,应及时正确处理。
3.积极治疗炎症:一旦发现有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应及时就医,按医嘱规范治疗,避免炎症迁延不愈,引发宫颈腺囊肿。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孕期发现宫颈腺囊肿,若无症状,一般不做特殊处理,定期产检观察囊肿变化。因为孕期进行治疗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若囊肿合并感染,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宫颈组织发生萎缩,囊肿可能会逐渐缩小。但仍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若囊肿短期内增大明显或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恶变可能。
3.有宫颈手术史人群:此类人群发生宫颈腺囊肿的风险相对较高,术后应严格遵医嘱护理,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早性生活。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囊肿等异常情况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