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症状
口腔黏膜病常见症状有溃疡(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创伤性溃疡)、斑块(如口腔白斑病)、水疱(如疱疹性口炎、天疱疮相关水疱)、糜烂(常由水疱破溃或刺激导致)、皲裂(多在口唇)、色素沉着(分内、外源性)。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易患感染性口腔黏膜病,勿自行用药;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服药可能致口腔黏膜不良反应,要注意假牙情况;孕妇激素水平变化大,患口腔黏膜病勿随意用药,选孕中期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病原体引发口腔黏膜病,要保持口腔清洁并定期检查。
一、口腔黏膜病常见症状
1.溃疡:口腔黏膜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破损,中央凹陷,表面覆盖灰白色或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红晕,患者常有明显疼痛,进食、说话时疼痛加剧。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轻型溃疡直径一般在25mm,发作时单个或几个同时出现;重型溃疡直径可达1030mm,愈合后可留瘢痕。创伤性溃疡则多由尖锐牙尖、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形态常与刺激因素契合。
2.斑块:是一种界限清楚的白色或灰白色的病损,不能被擦去,也不能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常见于口腔白斑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吸烟人群更为多见。白斑质地紧密,表面可有粗糙感,部分白斑有恶变可能。
3.水疱:黏膜内储存液体形成疱,疱壁可薄可厚。疱液清亮透明时多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口炎,常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水疱易破溃形成糜烂面。疱液呈血性可能与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天疱疮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口腔内水疱易破,遗留不易愈合的糜烂面,患者疼痛明显,且可伴有皮肤水疱。
4.糜烂:黏膜上皮的部分缺损,其下方的结缔组织暴露,表面湿润,呈鲜红色,患者有疼痛症状。多由水疱破溃后形成,如疱疹性口炎水疱破溃后;也可因物理、化学刺激导致,如烫伤、强酸强碱刺激等。
5.皲裂:多发生于口唇部位,表现为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常因唇部干燥、维生素缺乏或经常舔唇等不良习惯引起。皲裂处可有疼痛,严重时可出血。
6.色素沉着:口腔黏膜出现异常颜色改变,可为黑色、棕色、蓝色等。常见原因有内源性色素沉着,如黑色素细胞痣,多为良性,一般无自觉症状;外源性色素沉着,如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氯己定含漱液可导致牙齿和黏膜着色)、重金属接触等。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患感染性口腔黏膜病,如疱疹性口炎。家长应注意孩子口腔卫生,教导孩子正确刷牙,避免孩子吮指、咬唇等不良习惯。若孩子出现口腔黏膜病症状,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等,应及时就医,按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不当用药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不良反应。如降压药硝苯地平可引起牙龈增生,类似口腔黏膜病表现。老年人若发现口腔黏膜有异常,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及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同时,老年人佩戴假牙的比例较高,要注意假牙的清洁和合适度,不合适的假牙易造成口腔黏膜创伤,引发创伤性溃疡等疾病。
3.孕妇: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易患妊娠期龈炎等口腔黏膜病。孕妇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若出现口腔黏膜不适,不要随意用药,因为许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如需治疗,应选择在孕中期(46个月)相对安全的时间段,且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母婴安全。
4.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这类人群由于免疫力差,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引发口腔黏膜病,如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口腔黏膜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