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
儿童龋齿是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疾病,危害大,会影响咀嚼、营养摄入、恒牙发育及儿童心理等。其成因包括细菌、饮食、牙齿自身及时间因素。预防需做好口腔卫生维护,如不同阶段正确清洁口腔;进行饮食管理,控制甜食摄入;定期口腔检查并依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对特定年龄段牙齿做窝沟封闭。治疗有药物、充填、根管治疗等方法。低龄儿童用含氟牙膏要控量,操作需专业指导;有特殊病史儿童更要注重口腔卫生和检查,治疗时告知病史。
一、儿童龋齿的定义与危害
1.定义:儿童龋齿,又称蛀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危害:影响咀嚼功能,进而可能影响营养摄入,阻碍儿童生长发育;龋齿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扩散至牙髓、根尖周组织,引发疼痛,严重时还会影响恒牙胚的发育,导致恒牙萌出异常,影响牙列美观与咬合关系,甚至可能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因牙齿问题而自卑。
二、儿童龋齿的成因
1.细菌因素: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能利用食物中的糖类产酸,酸长期作用于牙齿,使牙齿脱矿,进而形成龋齿。儿童口腔卫生习惯通常较差,易导致细菌滋生。
2.饮食因素:儿童常喜爱食用甜食、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这些食物易残留于口腔,为细菌提供产酸的原料,增加龋齿发生风险。
3.牙齿自身因素:儿童乳牙的矿化程度相对恒牙较低,牙釉质、牙本质较薄,抗酸能力弱,更容易患龋。
4.时间因素:牙齿暴露在致龋环境中的时间越长,发生龋齿的可能性越大。若儿童进食含糖食物后未及时清洁口腔,细菌产酸对牙齿的侵蚀时间就会延长。
三、儿童龋齿的预防
1.口腔卫生维护:从儿童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家长就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指套牙刷蘸清水为其清洁口腔;当儿童23岁后,可逐渐引导其使用儿童专用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饭后及吃零食后,鼓励儿童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
2.饮食管理:控制儿童甜食和饮料的摄入量,特别是黏性较大的糖果,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多给儿童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合理安排进食时间,避免临睡前吃甜食。
3.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儿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龋齿及其他口腔问题,并及时处理。对于易患龋儿童,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涂氟等。
4.窝沟封闭:对于儿童后牙的窝沟点隙,在牙齿完全萌出且尚未发生龋坏时,可进行窝沟封闭,以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产物对牙齿的侵蚀,降低龋齿发生率。一般34岁儿童的乳磨牙、67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1113岁儿童的第二恒磨牙适合进行窝沟封闭。
四、儿童龋齿的治疗
1.药物治疗:对于早期龋齿,龋损较浅,尚未形成龋洞时,可采用药物治疗,如氟化物,能使脱矿的牙釉质再矿化,阻止龋齿发展。
2.充填治疗:当龋齿形成明显龋洞时,需要去除龋坏组织,然后选择合适的补牙材料进行充填修复,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3.根管治疗:若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牙髓,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时,需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对根管进行清理、消毒和充填,以消除炎症,保留患牙。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在使用含氟牙膏时,要严格控制用量,一般3岁以下儿童米粒大小,36岁儿童豌豆粒大小,防止儿童吞食过多氟化物。进行口腔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口腔黏膜。窝沟封闭和涂氟等操作最好在专业口腔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2.有特殊病史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口腔内细菌更容易引发感染,且感染扩散风险更高。因此,这类儿童更要注重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的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在进行龋齿治疗时,需提前告知医生孩子的病史,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