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怎样治疗最有用
过敏性哮喘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预防发作、改善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且长期规范。治疗方法包括脱离过敏原,如注意家居清洁、花粉季防护、管理宠物;药物治疗,分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等)和缓解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等);免疫治疗,有脱敏治疗(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和抗IgE治疗。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选吸入性药物;孕妇用药要考虑胎儿安全,避免接触过敏原;老年人治疗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正确使用吸入装置,适当康复锻炼。
一、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原则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旨在控制症状、预防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发作频率、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制定。同时,长期规范治疗是关键,患者需与医生密切配合,遵循医嘱,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治疗方法
1.脱离过敏原: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重要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皮屑、霉菌等。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接触:
注意家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织物,使用防螨床垫和枕套,保持室内干燥,降低尘螨和霉菌滋生。
花粉季防护:在花粉浓度高的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最高时。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回家后及时洗脸、洗手,更换衣物。
宠物管理:若对动物毛发皮屑过敏,尽量避免饲养宠物,或让宠物远离卧室等经常活动的区域。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过敏性哮喘的主要手段,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以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主要包括: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可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哮喘的药物。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等,可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等,通常不单独使用,常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增强抗炎效果,有效控制哮喘症状。
缓释茶碱:可舒张气道平滑肌,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缓解药物: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迅速缓解症状,主要有: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能快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喘息、气促等症状。
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可舒张气道平滑肌,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能增强缓解效果。
3.免疫治疗:
脱敏治疗:也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难以完全避免接触的患者适用。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该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减轻过敏反应。分为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治疗周期一般较长,通常需要35年。
抗IgE治疗:对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若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如奥马珠单抗。该药物可阻断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从而控制哮喘症状。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敏性哮喘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和剂量需更加谨慎。应优先选择吸入性药物,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对于低龄儿童,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按医嘱定期带孩子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2.孕妇:孕期患过敏性哮喘,治疗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在用药方面,应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哮喘发作,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孕期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可能影响哮喘治疗药物的选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肺功能相对较差,在使用吸入装置时可能存在操作困难,需要医护人员耐心指导,确保药物正确吸入。鼓励老年人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提高心肺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