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好发于儿童,常见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等,症状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流脓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耳部检查和听力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鼓膜切开术等。
1.病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咽鼓管功能障碍可导致中耳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中耳炎。
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中耳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
其他因素:擤鼻涕方法不正确、游泳时呛水、中耳气压伤等也可导致急性中耳炎。
2.症状
耳部疼痛:急性中耳炎常导致耳部疼痛,疼痛可在咀嚼、吞咽或咳嗽时加重。
听力下降:中耳内的积液可影响听力,导致听力下降。
耳鸣: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
耳流脓:鼓膜穿孔后,可有脓液从外耳道流出。
3.诊断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耳部检查和听力检查来诊断急性中耳炎。
耳部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肿胀,有时可见鼓膜穿孔。
听力检查可帮助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
4.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内进水,避免用力擤鼻涕。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退烧药等。
鼓膜切开术:如果鼓膜已经穿孔,且中耳内有较多的积液,医生可能会进行鼓膜切开术,以排出中耳内的积液。
其他治疗:如鼓膜穿刺抽液、中耳负压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儿童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