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脓肿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的,表现为下腹部持续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确诊,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预防方法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积极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定期妇科检查等。
一、定义
盆腔脓肿是指盆腔内生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后,脓性渗出物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阴道后穹窿等部位形成的脓肿。
二、症状
1.下腹部疼痛:通常为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2.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伴有寒战。
3.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为脓性或血性。
三、诊断
1.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或附件区有压痛、肿块等。
2.超声检查:可帮助确定脓肿的位置和大小。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4.其他检查:如病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等,可帮助明确病因。
四、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2.手术治疗:对于脓肿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进行手术切开引流。
3.物理治疗:如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五、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2.避免不洁性生活。
3.积极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4.定期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六、注意事项
1.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于脓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2.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腹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盆腔脓肿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