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10%,其病因多样,症状各异,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预防方法包括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病因: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2.症状:
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如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
但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会出现周期性瘫痪、夜尿增多等;嗜铬细胞瘤会出现发作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等。
3.检查: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如肾上腺CT、肾动脉超声、颅脑MRI等。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睡眠呼吸监测等。
4.治疗:
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肾动脉狭窄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以使用螺内酯等药物治疗;嗜铬细胞瘤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等。
对于无法针对病因治疗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5.预防:
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测量血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患有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总之,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预防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