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怎么回事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起源于心房异位起搏点的期前收缩,频发是指期前收缩的次数频繁,超过了正常范围。下文将详细介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的原因、症状、检查和治疗方法。
一、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的原因
1.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2)心脏以外的疾病,如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可引起房性期前收缩。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紧张、焦虑、疲劳、饮酒、吸烟等因素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房性期前收缩。
4.其他因素
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心脏手术等也可能导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二、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的症状
1.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是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症状。
2.心跳停顿感
有些患者会感到心跳突然停顿一下,这是由于期前收缩后出现的代偿间歇引起的。
3.头晕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
4.呼吸困难
严重的房性期前收缩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呼吸困难。
5.胸痛
少数情况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可能引起胸痛,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的检查
1.心电图
是诊断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判断期前收缩的类型和频率。
2.动态心电图
可24小时或更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辑分析人体心脏在运动和安静状态下的变化,有助于发现隐匿性心律失常。
3.心脏超声
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排除心脏本身的疾病。
4.其他检查
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寻找病因。
四、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1.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肌缺血等。
2.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降低心率,减少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
(2)普罗帕酮
可有效控制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
(3)其他药物
如维拉帕米、胺碘酮等也可用于治疗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3.导管消融术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等技术,消除异位起搏点,达到治疗目的。
4.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
五、注意事项
1.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以免加重病情。
2.应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3.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4.如出现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