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耳道疖肿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一般治疗要清洁耳部,用温水和温和清洁剂清洗外耳道周围,有分泌物时用无菌棉签轻擦,同时避免挖耳、外耳道进水,进水后及时引出。药物治疗分局部和全身,未成熟疖肿涂抗生素药膏,成熟未破溃用苯酚甘油滴耳,症状重或感染扩散口服抗生素,用药前注意过敏史。手术治疗在疖肿成熟有波动感时切开引流,反复发作或形成肉芽组织需清创术。特殊人群中,儿童耳部清洁要轻柔,用药遵医嘱,避免用成人药;老年人若有糖尿病需控血糖,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孕妇用药谨慎,选安全药物,操作轻柔防宫缩。

一、一般治疗

1.清洁耳部: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至关重要。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轻轻清洗外耳道周围,可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加重。对于生活方式较为粗放,不注重耳部清洁的人群,更应强调清洁的重要性。若患者外耳道有分泌物,可使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但需注意避免用力过度损伤外耳道皮肤。

2.避免刺激:要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这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使感染加重。对于经常有挖耳习惯的人群,需进行健康宣教。同时,避免外耳道进水,尤其是在游泳、洗澡时,可使用耳塞防护。若不慎进水,应及时将水分引出,可将头偏向患侧,单脚跳跃,使水分流出。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在疖肿未成熟时,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若疖肿已成熟但未破溃,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苯酚甘油滴耳,有消炎止痛作用。

2.全身用药:对于症状较重,如伴有发热、耳周淋巴结肿大等,或感染扩散的患者,需口服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需注意,使用抗生素前需明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相关药物。

三、手术治疗

1.切开引流:当疖肿成熟且有波动感时,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切开引流。医生会在疖肿表面做一小切口,将脓液排出,以促进愈合。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清创术:若疖肿反复发作,或形成肉芽组织等,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术,清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迁延不愈。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外耳道皮肤娇嫩,在清洁耳部时动作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剂量需精准计算。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部分药物可能对儿童听力等造成损害。对于有挖耳习惯的儿童,家长要耐心引导纠正。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疖肿的愈合。若患有糖尿病,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评估。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时,应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因为部分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在进行耳部清洁等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刺激引起宫缩等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高血糖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即称为高血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为什么耳屎会有很多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屎一般是指耵聍,耵聍多的原因包括长时间未清理、外耳湿疹及中耳炎等,具体分析如下: 1.长时间未清理 若患者长时间未清理耳道,耳内组织新陈代谢形成的耵聍堆积在耳道内,造成耵聍过多的现象。 2.外耳湿疹 若外耳道过敏引发湿疹,通常伴有脱屑的症状,脱落的皮屑落在耳道内,便会引起耵聍增多的现象,常伴有瘙痒
婴儿耳朵流脓怎么回事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婴儿耳朵流脓可能是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原因引起的。 1、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含有脓液以及坏死组织,并且顶部有脓栓,可能会脱落,排出脓液,所以会有上述症状。 2、外耳道炎 婴儿的耳朵里有分泌物,随着感染的发展,分泌物逐渐变成脓性,并且会从耳朵流出,所以有这种情况。 3、中耳炎 中耳炎如果发
深潜时耳朵疼怎么办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深潜时耳朵疼可能是异物刺激、中耳炎以及外耳道疖肿等原因导致的,由于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 1、异物刺激 如果患者深潜时耳朵疼是由于异物刺激造成的,可适当的清理耳部异物,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中耳炎 如果患者深潜时耳朵疼是由于中耳炎造成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抑制炎症反应,例
耳朵里面长了个包一按就疼是什么原因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朵里面长了个包一按就疼考虑与外耳道疖肿、皮脂腺囊肿、外耳道胆脂瘤等疾病有关。 1、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软骨部位皮肤毛囊和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外耳道会出现一个疖肿,自觉有疼痛感,并伴随听力损失、耳道流脓等症状。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是局部的皮脂逐渐淤积后形成囊肿的皮肤病,此病
耳朵里面长疙瘩是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朵里面长疙瘩,一般情况下和瘢痕疙瘩、外耳道疖肿或外耳道乳头状瘤等因素有关。 1、瘢痕疙瘩 由于不良挖耳习惯或硬物刺激,导致外耳道皮肤发生损伤后,局部皮肤愈合过程中可出现异常增生,进而形成病理性的瘢痕,导致局部出现红色丘疹样疙瘩。 2、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皮肤受到创伤后,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感染,
耳道肿会自愈吗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耳道疖肿即外耳道疖肿,一般不会自愈。 外耳道疖肿主要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性毛囊炎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机体免疫系统通常无法清除致病因素,因此无法自愈。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早期多以局部治疗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鱼石脂软膏,疖肿体积较大时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头孢呋辛等药物治疗。 患者日常应注
耳朵里长了个包很疼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朵里长了个包很疼,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中耳炎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1.外耳道疖肿 这是外耳道皮肤的毛囊或皮脂腺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症状包括耳痛、外耳道红肿、疖肿等。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热敷、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等。如果疖肿已经化脓,可能需要切开引流。
外关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外关穴的准确位置在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间隙的中点。 外关穴是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点按或针灸外关穴,可以起到解表清热的作用,对于目赤肿痛、风火牙痛、热病头痛等有一定的调理效果。外关穴还具有聪耳明目的功效,能够改善耳鸣、耳聋、视物模糊等症状。现代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急性结膜
耳朵里面长了个疙瘩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朵里面长了个疙瘩一般是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症、耵聍栓塞、外耳道肿瘤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 1.外耳道疖肿 这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症状包括耳痛、外耳道红肿、疙瘩等。在治疗上,早期可局部热敷,口服或静脉给予抗生素。若疖肿已形成脓肿,则需要切开排脓。 2.外耳道炎症 例如外耳道炎,
耳朵疼是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朵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疖肿、耳外伤等。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2.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 3.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的局限性化脓性炎
痈肿疮是什么意思
王晓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痈肿疮疖就是皮肤感染,痈就是多个毛囊炎聚集在一起形成这样一个损害;肿就是炎症都会产生肿胀、红肿热痛;疮就是指像毛囊炎、疖子之类东西;疖指就是疖肿一类东西,疖肿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毛囊炎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隆起,就是红肿热痛都有。痈肿疮疖指的就是皮肤科常见感染类皮肤疾病,一般来说和免疫力下降、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治疗就给予对症抗炎治疗,给予口
是什么病
王晓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疮疖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毛囊以及毛囊周围组织发生细菌感染导致的,症状表现为红肿、脓包、结节以及疼痛等。疮疖在治疗上主要是遵医嘱使用用抗生素类软膏进行涂抹,常用的有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等,严重的可以同时遵医嘱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红霉素等。脓肿比较大,已经成熟的,可以进行手术切开排脓治疗。平时需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
肿会复发吗
江刚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如果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鼻疖肿会复发,因为鼻疖肿是由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受到细菌侵入而引起。如果平时不注意卫生,比如拔鼻毛、挖鼻子或是鼻子有病变,经常有鼻涕刺激局部,便会导致鼻疖肿复发。此外,当患者全身抵抗力下降或者糖尿病没有控制好时,还可以导致鼻疖肿复发。
子怎么冶
汪治国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甲
疖子可以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或者是手术治疗。如果是小疖子,外用药物即可,可以外用碘伏消毒液和抗菌消炎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氧氟沙星乳膏或者夫西地酸乳膏,疖子可以逐渐消退。但如果疖子较大,需要口服抗菌消炎药物或者静脉使用抗生素,局部使用鱼石脂膏外敷。成熟后,切开排脓换药治疗。尽量不要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头上长子是什么原因
许光仓 主任医师
镇江市中医院 三甲
头上如果出现了疖子,说明患者可能产生了细菌感染,而此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免疫机能低下,或者是因为局部头皮部位的破损而继发形成的,一旦形成了细菌感染,就可能出现明显的炎症性浸润现象,并且还会伴有一定的疼痛症状。
外耳道
胡小吾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外耳道疖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外壳葡萄球菌感染。一般情况下,外耳道疖肿主要是表现于外耳的疼痛,并且可能会在咀嚼时疼痛加重。外耳道疖肿一般会表现出化脓性的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外耳道的脓液,如果处理不慎有可能会形成脑脓肿。因此有必要,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