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目标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恢复听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有局部用抗生素滴耳液、酚甘油滴耳液,全身在急性发作感染重时用敏感抗生素;手术有鼓室成形术和乳突根治术(常结合鼓室成形术成改良乳突根治术)。特殊人群中,儿童咽鼓管及免疫特点致易患且难控感染,用药、手术需谨慎;老年人因基础病影响治疗恢复,术后需长期康复护理;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治疗;有耳部手术史或其他耳部疾病患者,治疗因耳部情况复杂需个性化方案及全面评估。
一、治疗目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目标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恢复听力。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抗生素滴耳液:当耳朵流脓时,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以控制中耳局部感染。
酚甘油滴耳液:适用于中耳黏膜充血、肿胀且脓液较少时,可起到消炎止痛作用。但当鼓膜穿孔且脓液较多时应避免使用,因为其遇脓液后释放石炭酸,可腐蚀鼓膜及中耳黏膜。
全身用药:急性发作期,若感染较重,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等,以控制全身感染。
2.手术治疗
鼓室成形术:适用于中耳病变已得到控制,仅遗留鼓膜穿孔或听骨链破坏,而鼓室黏膜湿润、色泽正常,咽鼓管功能良好的患者。目的是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以提高听力。
乳突根治术:主要用于中耳胆脂瘤或骨质破坏严重,有并发症危险的患者。手术需彻底清除中耳及乳突内的病变组织,如胆脂瘤、肉芽、死骨等,同时尽量保留与传音功能有关的中耳结构,如鼓膜、听小骨等,以达到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并发症发生,并尽可能提高听力的目的。近年来,常结合鼓室成形术同期进行,称为改良乳突根治术。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的咽鼓管短、平、宽,更易患中耳炎,且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控制相对困难。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如耳痛、发热、哭闹不安等,及时反馈给医生。
用药方面,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由于儿童外耳道及中耳腔相对狭小,局部用药时需注意正确的滴耳方法,防止损伤耳道及鼓膜。
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可能对其耳部结构和功能产生潜在影响。医生会综合考虑病变程度、儿童听力状况及发育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式。
2.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恢复。因此,治疗过程中需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严格遵医嘱服药,保持血压、血糖等指标稳定。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护理。家属应协助老年人做好耳部清洁及护理,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3.孕妇
孕期用药需特别谨慎,许多抗生素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若孕妇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期及病情,权衡利弊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尽量优先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保持耳部清洁、通畅引流等。如需使用药物,务必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得自行用药。
4.有耳部手术史或其他耳部疾病患者
有耳部手术史的患者,再次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可能因既往手术改变了耳部解剖结构,增加治疗难度。治疗过程中,医生会详细了解既往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合并其他耳部疾病,如先天性耳部畸形、感音神经性耳聋等,会影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关注多种耳部疾病对听力及耳部功能的综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