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疱疹怎么办
小儿口腔疱疹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以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症状有口腔黏膜散在灰白色疱疹破溃成浅溃疡,部分患儿伴低热或中度发热及咳嗽等全身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隔离、休息、调整饮食,局部用利多卡因凝胶等缓解疼痛,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重症酌情用干扰素,对症治疗如退烧药及营养支持。护理要做好口腔、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密切观察病情。特殊人群中,低龄患儿更易重症,有基础疾病患儿病情可能更严重,过敏体质患儿用药要注意过敏反应。
一、小儿口腔疱疹概述
小儿口腔疱疹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
二、小儿口腔疱疹的症状表现
1.口腔症状: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
2.全身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3℃39℃之间),也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呕吐、腹泻等症状。小婴儿因口腔疼痛,可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
三、小儿口腔疱疹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让患儿多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过热、过酸、过咸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疼痛。如果患儿因口腔疼痛影响进食,可适当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局部治疗:当口腔疱疹或溃疡引起疼痛时,可局部使用药物以缓解症状,促进愈合,如利多卡因凝胶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抗病毒治疗:目前对于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一般情况下,疾病具有自限性,可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对于重症病例,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在发病早期酌情使用干扰素等药物。
4.对症治疗:若患儿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发热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若患儿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严重,可适当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四、小儿口腔疱疹的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这样有助于保持口腔卫生,减少细菌滋生,促进疱疹愈合。
2.皮肤护理:部分患儿可能会在手心、脚心、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感染。皮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会在数天至1周内自行消退。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抖动、呼吸及心率增快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患儿:低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口腔疱疹后更容易出现重症病例,家长需格外关注。如发现孩子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及心率明显增快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同时,尽量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成分复杂的药物,以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有基础疾病患儿:对于有免疫缺陷、慢性心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感染口腔疱疹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病程可能延长。家长应告知医生孩子的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3.过敏体质患儿: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在使用药物治疗口腔疱疹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