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乳牙龋齿怎么办
孩子乳牙出现龋齿后,要及时就医,让专业口腔医生判断严重程度以控制其发展。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等,用氟化物抑制龋齿发展)、充填治疗(形成龋洞时去除龋坏组织后用材料填补)、根管治疗(龋齿严重引发牙髓炎等时进行)。日常要做好口腔清洁,从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控制牙膏用量,饭后漱口;饮食上控制糖分摄入,增加富含纤维食物,合理安排进食时间。还应每36个月定期检查,特殊人群方面,低龄儿童要做好安抚、控制氟牙膏用量、家长辅助刷牙,有全身性疾病的儿童就医要告知病史,日常更注重口腔卫生并控制相关指标。
一、及时就医
孩子乳牙出现龋齿后,应尽快带孩子前往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专业的口腔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X线等手段,准确判断龋齿的严重程度。例如,浅龋仅累及牙釉质,中龋则达到牙本质浅层,深龋会进展到牙本质深层,不同程度的龋齿治疗方法不同。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有效控制龋齿发展,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口腔问题,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减少孩子的痛苦。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或剥脱状的环状龋,医生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氟化物,它能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牙釉质再矿化,阻止龋齿进一步发展。一般适用于乳牙尚未形成龋洞的初期龋。
2.充填治疗:这是治疗龋齿最常见的方法。当龋齿已经形成明显龋洞时,医生会先去除龋坏组织,然后选用合适的充填材料,如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等,将龋洞填补起来,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牙髓刺激性小,且能释放氟离子预防继发龋;复合树脂颜色与牙齿相近,美观性好。
3.根管治疗:若龋齿严重,细菌感染牙髓,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时,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医生会先打开牙髓腔,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对根管进行清理、消毒和充填,最后再修复牙齿。根管治疗能有效消除炎症,保留患牙,避免过早拔除乳牙对孩子咀嚼功能和恒牙萌出造成不良影响。
三、日常护理
1.口腔清洁: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从孩子萌出第一颗乳牙起,家长就应使用柔软的婴儿牙刷或指套牙刷,蘸清水为孩子清洁牙齿,每天至少两次,尤其是在睡前。当孩子年龄稍大,能配合时,可使用儿童含氟牙膏,用量为米粒大小,3岁后可逐渐增加至豌豆大小。刷牙要确保每个牙面都能刷到,遵循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此外,饭后和进食零食后,鼓励孩子用清水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2.饮食调整:控制孩子糖分摄入,少吃糖果、蛋糕、碳酸饮料等高糖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被口腔内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可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它们在咀嚼过程中能对牙齿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同时,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时间,避免频繁进食,尤其是在睡前,防止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内滋生细菌。
四、定期检查
建议孩子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即使没有发现明显的龋齿症状也应如此。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早期龋齿或其他潜在的口腔问题,便于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有龋齿家族史、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或唾液分泌较少的孩子,更应缩短检查间隔时间,以便尽早干预,保障孩子口腔健康。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在配合治疗和日常护理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家长在带孩子就医时,要提前做好安抚工作,让孩子对看牙过程有一定的认知,减少恐惧心理。在使用含氟牙膏时,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孩子吞咽过多氟化物,因为过量摄入氟化物可能会导致氟牙症。同时,低龄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发育不完善,刷牙可能无法彻底清洁牙齿,家长应辅助完成刷牙过程。
2.有全身性疾病的儿童:如患有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孩子,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龋齿引发的感染可能更容易扩散,加重全身性疾病。这类孩子在治疗龋齿时,家长要提前告知医生孩子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日常护理中,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儿)等相关指标,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