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炎症,由胆囊管堵塞和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及时治疗胆道疾病等。
1.病因
胆囊管堵塞: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道蛔虫等原因可能导致胆囊管堵塞,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引发炎症。
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其他因素:胆囊缺血、创伤、手术等也可能导致急性胆囊炎。
2.症状
右上腹疼痛:疼痛通常在右上腹,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阵发性加剧。
恶心、呕吐: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
发热:体温可能升高,一般为低热,但也可能出现高热。
黄疸:少数情况下,炎症可能累及胆总管,导致黄疸。
3.诊断
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急性胆囊炎。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等,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有助于明确胆囊的病变情况。
4.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禁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解痉镇痛药缓解疼痛,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有胆囊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5.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
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及时治疗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
6.特殊人群
孕妇:急性胆囊炎在孕妇中较为常见,治疗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炎症的反应可能不典型,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
总之,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