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表现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类型,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肘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压痛和轴向叩击痛,可伴有神经血管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包括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手术治疗等。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骨折愈合情况。患儿家长在护理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需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感觉,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固定和康复训练。
1.肘部疼痛、肿胀和畸形:患儿会感到肘部疼痛,局部可能出现肿胀和淤血。骨折断端可能导致肘部畸形,如肘后三角关系异常。
2.活动受限:患儿因为疼痛和恐惧而不愿意活动患肢,肘部屈伸和旋转功能受限。
3.压痛和轴向叩击痛:在骨折部位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压痛,轴向叩击时可能会加重疼痛。
4.神经血管症状:严重的骨折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导致手部麻木、无力、发凉或苍白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手部肌肉萎缩和永久性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骨骼柔韧性较好,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有时可能仅表现为肘部轻微的肿胀和疼痛,容易被忽视。因此,如果怀疑有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应及时就医,进行X光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主要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轻度的骨折可以采用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治疗,如石膏或支具固定。而严重的骨折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儿的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同时,会给予适当的止痛和消肿治疗,帮助患儿缓解疼痛和不适。
患儿家长在患儿骨折后的护理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固定和护理,保持患肢的正确位置。
2.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如发现手指发紫、肿胀、麻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3.给予患儿足够的安慰和关爱,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4.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儿恢复手部功能。
总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折,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您对患儿的症状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