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持续时间
TIA是一种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好发于50~70岁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常见的症状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眼部症状和其他症状。TIA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循环治疗、神经保护治疗、手术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诱因,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一旦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运动障碍: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面部、上肢或下肢的无力或麻木,可伴有单肢或偏身感觉异常、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头晕、平衡障碍等。
感觉障碍:表现为面部、上肢或下肢的麻木、感觉异常或针刺感。
眼部症状: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一过性黑矇、视物模糊、视野中有黑点或闪光感。
TIA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可排除颅内出血和梗死等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等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
TIA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改善循环治疗: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嗪、葛根素等,可扩张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
神经保护治疗:常用药物有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可减轻神经元损伤。
手术治疗:对于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可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控制: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律失常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TIA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诱因。
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
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TCD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一旦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以恢复血管再通,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总之,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虽然症状短暂,但可能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控制,预防TIA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