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温馨提示。保守治疗有一般治疗,即增加液体摄入使尿量达2000ml以上、适当活动,和止痛治疗,轻痛可局部热敷,剧痛可在医生评估后用双氯芬酸栓剂;手术治疗有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有疼痛难忍或肾功能损害等情况时,以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术,适用于合并严重肾积水、感染等情况;特殊人群温馨提示指出孕期结石发病率相对升高,孕妇有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孕期及病史,治疗中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治疗后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高钙、高草酸食物,减少复发风险。
一、保守治疗
1.一般治疗:鼓励孕妇增加液体摄入,每日饮水量宜使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这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降低结石进一步增大风险,同时可能缓解因结石梗阻导致的疼痛。适当活动如散步等,有利于小结石排出,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动损伤泌尿系统组织或引发宫缩。
2.止痛治疗:对于疼痛较轻的孕妇,可先尝试非药物方法,如局部热敷,将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放置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来缓解疼痛。若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双氯芬酸栓剂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
二、手术治疗
1.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当保守治疗无效,且孕妇疼痛难以忍受或出现肾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可考虑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该手术通过膀胱镜将输尿管支架管置入输尿管,解除结石梗阻,缓解疼痛并保护肾功能。此方法创伤较小,对孕妇和胎儿影响相对较小。
2.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若孕妇合并严重肾积水、感染等,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肾脏,将尿液引流出来,减轻肾盂压力,控制感染,缓解疼痛。术后需注意保持造瘘管通畅,防止感染。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期风险:孕妇因生理变化,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相对升高。孕期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增加结石形成风险。而且孕期用药选择受限,治疗需更加谨慎,以保障母婴安全。
2.注意事项:孕妇一旦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相关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就诊时要详细告知医生孕期情况、既往病史等信息。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以及胎儿情况,如胎动、胎心等。治疗后需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肾功能等指标,观察结石变化和肾脏恢复情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高钙、高草酸食物,减少结石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