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脑梗死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等导致,发生率10%30%,会加重病情;深静脉血栓形成,因肢体瘫痪、血液高凝,多发生于下肢,约20%50%患者可能发生,脱落可致肺栓塞;应激性溃疡,因脑部病变影响相关轴功能,发生率10%20%,可致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因意识障碍、呕吐等及脱水药使用导致,影响预后;癫痫,因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发生率2%20%;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因损伤大脑认知功能区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示老年、有慢性疾病史等患者并发症风险高,应加强护理、监测病情,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者防误吸,康复期患者积极康复训练并关注情绪。
一、肺部感染
急性脑梗死患者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易导致误吸,引起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也增加肺部感染风险。老年患者、合并慢性肺部疾病者风险更高。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可达10%30%。肺部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增加病死率。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脑梗死患者因肢体瘫痪,活动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肥胖、高龄及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风险更大。深静脉血栓若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发肺栓塞,严重时危及生命。约20%5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
三、应激性溃疡
脑部病变可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屏障受损,引发应激性溃疡。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病情较重及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激性溃疡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影响患者营养摄入和病情恢复,发生率约为10%20%。
四、水电解质紊乱
急性脑梗死患者因意识障碍、呕吐、进食困难,以及脱水药物的使用等,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会影响神经细胞代谢,加重脑水肿,影响患者预后。
五、癫痫
急性脑梗死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以大面积脑梗死、皮质部位梗死患者多见。癫痫发作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癫痫发生率约为2%20%。
六、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
急性脑梗死可损伤大脑认知功能区域,导致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烦躁等。老年患者、多次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更易出现此类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温馨提示:
1.对于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衰退,各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家属及医护人员应加强护理,如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2.有慢性疾病史(如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本身基础状况差,发生并发症后病情更易加重,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3.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患者,应防止误吸,可通过鼻饲保证营养供给,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4.康复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关注自身情绪变化,若出现精神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