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食症早期症状
儿童厌食症早期症状多样,包括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或与心理及潜在疾病有关;进食量显著减少且持续,各类食物摄入均降低,影响营养均衡与体重;挑食、偏食加重,对食物质地、颜色等更挑剔致营养失衡;常感腹胀、早饱,因胃肠动力及激素分泌异常影响进食;情绪改变,如烦躁、焦虑,与厌食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体重可能先增长缓慢,后逐渐减轻,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饮食及行为,有特殊病史或学习压力大的孩子更要留意,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干预。
一、食欲减退
儿童厌食症早期常见症状为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原本喜爱的食物,此时可能也提不起孩子的胃口。这一症状在不同年龄段表现略有差异,低龄儿童可能表现为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周围事物吸引,不愿主动进食;大龄儿童则可能明确表达对食物不感兴趣,进食量明显少于以往正常水平。部分儿童可能仅在特定场景,如学校食堂、陌生环境下出现食欲减退,回到熟悉环境可能稍有改善,但总体食量仍未恢复正常。这可能与儿童心理因素,如环境陌生、压力等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潜在疾病的早期表现。
二、进食量减少
相较于正常时期,厌食症早期儿童每餐进食量显著减少。例如,原本一顿能吃一碗饭的孩子,可能逐渐减少到半碗甚至更少。年龄小的儿童可能从主动要求添加食物,变为不愿继续进食,甚至抗拒喂食。这种进食量的减少,并非偶尔为之,而是持续一段时间,且在多种食物选择情况下均出现进食量下降的情况。减少的不仅是主食,对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的摄入量都有所降低,影响孩子营养均衡摄入,长期可致体重不增或减轻。
三、挑食、偏食加重
部分患有厌食症的儿童,早期挑食、偏食情况会加重。原本可能只是不太喜欢某种蔬菜,现在可能拒绝食用多种蔬菜,甚至对肉类、蛋类等富含蛋白质食物也产生抵触。他们对食物的质地、颜色、气味更为敏感挑剔,只愿意吃特定几种食物,像只吃软烂食物,拒绝咀嚼较硬食物;或者只吃颜色鲜艳的水果,对颜色暗淡的蔬菜一概不吃。这种挑食、偏食加重,进一步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四、腹胀、早饱感
儿童可能经常诉说肚子胀,即使进食量不多也会有饱腹感,进食没多久就感觉肚子饱胀,无法继续进食。这种腹胀、早饱感在不同年龄段儿童表述方式不同,低龄儿童可能通过哭闹、推开食物等动作来表达不适,大龄儿童则能较清晰描述腹胀感觉及部位。腹胀可能与胃肠动力不足、消化功能紊乱有关,而早饱感可能涉及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影响孩子正常进食量及食欲,长期可能影响营养吸收与生长发育。
五、情绪改变
厌食症早期,儿童情绪上也会出现一些改变。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在吃饭时尤其明显,易发脾气、哭闹,不愿配合进食。部分孩子可能出现焦虑情绪,对于吃饭这件事表现出紧张、担忧,害怕进食。低龄儿童可能通过行为表现情绪变化,如拒绝坐餐椅、扔餐具等;大龄儿童可能会表达出对食物或进食的厌恶情绪。这些情绪改变与厌食之间相互影响,情绪问题可能加重厌食症状,而厌食又会进一步导致情绪波动,形成恶性循环。
六、体重变化
虽然体重下降并非早期一定会出现的明显症状,但随着厌食症状持续,体重可能逐渐受到影响。早期可能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正常情况下体重应随着年龄增长而稳步上升,若出现一段时间内体重增长停滞或增长幅度远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就需警惕。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由于生长速度较快,体重增长缓慢更容易被发现;而大龄儿童体重基数较大,可能需更细致观察体重变化。长期厌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最终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情况。
对于儿童厌食症早期症状,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日常饮食及行为表现,一旦发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与干预。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史、过敏史等特殊病史的儿童,以及处于学习压力较大阶段的大龄儿童,更要关注其饮食及情绪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