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需要手术吗
肌腱炎不一定需要手术,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恢复功能,仅特定情况才考虑手术。保守治疗适用于多数早期或症状较轻患者,方法包括休息,减少受累肌腱活动;物理治疗,如发病初期冰敷、炎症缓解后热敷及专业按摩与拉伸;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外用消炎止痛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肌腱严重损伤或粘连、存在结构性病变的情况。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与青少年、孕妇、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在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需根据自身特点调整治疗方案。
一、肌腱炎不一定需要手术
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通常由过度使用、外伤或炎症引起。大部分肌腱炎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即可缓解症状,恢复功能,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考虑手术。
二、保守治疗适用情况及方法
1.适用情况:多数早期或症状较轻的肌腱炎患者,包括由于日常活动过度、姿势不良等原因引发的肌腱炎,以及部分慢性但症状相对稳定未严重影响功能的患者,均可尝试保守治疗。
2.具体方法
休息:减少受累肌腱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比如手部肌腱炎患者减少手部重复性动作,如打字、握持重物等;下肢肌腱炎患者尽量减少行走、跑跳等。这有助于减轻炎症,为肌腱恢复创造条件。休息时间因个体和病情而异,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
物理治疗
冰敷:在发病初期,每天数次冰敷受累部位,每次1520分钟,可减轻炎症和肿胀。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缓解疼痛。
热敷:在炎症缓解后,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肌腱修复。可用温水毛巾或热敷袋敷于患处,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
按摩与拉伸:专业人员进行的按摩能放松周围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拉伸运动可保持肌腱的柔韧性,防止粘连。例如肩部肌腱炎,可进行肩部环绕、伸展等动作,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和疼痛,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通过皮肤渗透也能起到一定消炎止痛作用。
三、手术治疗适用情况
1.保守治疗无效:经过数周甚至数月的规范保守治疗,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如疼痛持续、肿胀不消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此时可考虑手术。
2.肌腱严重损伤或粘连:若肌腱出现撕裂、严重增厚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肌腱滑动和肢体正常功能,如手指屈伸受限、肩部活动范围严重减小等,手术松解或修复肌腱可能是必要选择。
3.存在结构性病变:如伴有腱鞘囊肿、骨刺等结构性病变,压迫肌腱导致炎症反复,手术去除病变组织可解决根本问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腱修复能力较弱。保守治疗时,休息时间可能需适当延长,物理治疗的强度要适中,避免因按摩、拉伸过度造成新的损伤。药物治疗时,要注意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因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用药需谨慎评估。
2.儿童与青少年:此阶段人群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腱炎多与运动损伤相关。休息时要注意避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活动,如长期卧床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物理治疗应以温和方式为主,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手术治疗更需谨慎评估,因手术可能对骨骼、肌腱的发育产生潜在影响,只有在保守治疗完全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时,才考虑手术。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使用。保守治疗主要依靠休息和物理治疗,冰敷、热敷温度要适宜,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影响胎儿。按摩时手法要轻柔,避免刺激子宫。若病情严重需手术,要充分评估手术对孕妇及胎儿的风险,选择合适时机进行。
4.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肌腱愈合,保守治疗期间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可能与其他基础病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需告知医生全部病史及用药情况,以便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心脏病患者使用药物时,要关注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手术治疗前要全面评估心脏功能能否耐受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