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儿感冒吃什么药
小儿感冒的治疗药物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对症治疗药物方面,体温≥38.5℃或因发热不适,3个月以上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用布洛芬,不建议自行交替使用;干咳无痰6岁以上可用右美沙芬,有痰咳嗽选氨溴索;缓解鼻塞、流涕可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雾,6岁以上必要时短期用麻黄碱滴鼻液。病因治疗药物上,一般病毒感染自限,流感病毒可用奥司他韦,细菌感染根据病原菌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特殊人群中,低龄儿童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有基础疾病儿童需密切观察,告知病史调整用药;过敏体质儿童避免用过敏药物,用药过敏及时停药就医并告知过敏史。
一、对症治疗药物
1.缓解发热
对于体温≥38.5℃,或因发热导致小儿出现明显不适的情况,可使用退烧药。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这两种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解热的作用。研究表明,合理使用这两类药物能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因发热带来的不适。
不建议自行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药可能增加用药复杂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2.减轻咳嗽
干咳无痰时,可酌情使用右美沙芬,它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对于有痰咳嗽,不推荐使用单纯的镇咳药,因为镇咳可能抑制痰液排出,不利于病情恢复。
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药,能调节呼吸道浆液与黏液的分泌,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加强纤毛摆动,使痰液易于咳出,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儿童。
3.缓解鼻塞、流涕
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剂可用于清洗鼻腔,通过冲洗掉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缓解鼻塞、流涕症状,各年龄段儿童均可使用,安全性较高。
对于6岁以上儿童,在鼻腔分泌物较多,鼻塞严重影响生活时,可短期(一般不超过7天)使用麻黄碱滴鼻液等减充血剂,能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缓解鼻塞,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滥用导致药物性鼻炎。
二、病因治疗药物
1.病毒感染
小儿感冒多数由病毒引起,一般具有自限性,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对于某些特殊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可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
2.细菌感染
若明确存在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可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等。使用抗菌药物前,通常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严格遵医嘱按疗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
低龄儿童,尤其是3个月以下婴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若出现感冒症状,不建议家长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后指导治疗。因为低龄儿童病情变化快,一些在大龄儿童身上表现不严重的症状,在小婴儿身上可能迅速进展。
对于低龄儿童,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增加水分摄入、保证充足休息等缓解症状。
2.有基础疾病儿童
对于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感冒后可能使原有病情加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喘息、发热持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在用药方面,需告知医生孩子的基础疾病史,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例如,哮喘患儿使用退烧药时,布洛芬可能诱发哮喘发作,需慎用,医生可能会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3.过敏体质儿童
过敏体质儿童在使用药物前,家长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部分儿童可能对某些药物中的辅料成分过敏,如对乙酰氨基酚中可能含有的某些色素、香料等过敏。
用药过程中,若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孩子的过敏史,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