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的症状有什么
尿路梗阻症状多样,包括疼痛(上尿路梗阻致肾区绞痛或钝痛,下尿路梗阻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排尿异常(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潴留)、血尿以及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消化系统、乏力贫血、肾衰竭症状)。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症状不典型,出现不明哭闹等需警惕;老年人因基础病及感知迟钝易忽视症状,排尿异常应排查;孕妇因子宫压迫输尿管可致梗阻,症状严重或伴发热等需就医并告知怀孕情况。
一、尿路梗阻的症状
1.疼痛
肾区疼痛:上尿路梗阻时,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常引起肾区疼痛。急性梗阻时,疼痛较为剧烈,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可沿输尿管走行方向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这是因为急性梗阻导致肾盂内压力急剧升高,肾被膜受到牵拉引起疼痛。慢性梗阻时,疼痛多为钝痛或隐痛,可能与肾积水逐渐形成,肾实质受压迫,肾功能受损有关。
下腹部疼痛: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常感到下腹部坠胀疼痛。这主要是由于膀胱内尿液排出不畅,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壁受到牵拉所致。
2.排尿异常
排尿困难:这是尿路梗阻常见的症状之一。在膀胱颈部梗阻或尿道狭窄等情况下,患者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缩短,严重时甚至呈滴沥状排尿。其机制是梗阻使尿液流出的阻力增加,逼尿肌需加强收缩才能克服阻力排出尿液。随着梗阻程度加重,逼尿肌功能逐渐受损,排尿困难也会越发明显。
尿频、尿急:尿路梗阻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膀胱有效容量减少,容易出现尿频症状。同时,梗阻还可能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滋生细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可引起尿急症状。
尿潴留:严重的尿路梗阻可导致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尿潴留常突然发生,患者膀胱胀满但无法排尿,十分痛苦。常见于尿道结石嵌顿、前列腺增生急性加重等情况。慢性尿潴留则是逐渐发展而来,患者膀胱虽有尿液积聚,但排尿困难症状相对较缓和,常伴有充溢性尿失禁,即膀胱内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后,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溢出。
3.血尿:尿路梗阻时,梗阻部位的黏膜因炎症、缺血或机械性损伤等原因,可出现血尿。血尿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镜下血尿),重者肉眼即可观察到尿液呈红色(肉眼血尿)。例如,输尿管结石梗阻时,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划破输尿管黏膜,可导致出血,进而出现血尿。
4.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长期严重的尿路梗阻,可导致肾积水,进而影响肾功能。早期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由于体内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道所致。还可能出现乏力、贫血等症状,乏力与肾功能受损后体内代谢紊乱有关,贫血则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有关。严重肾功能损害时,可发展为肾衰竭,出现水肿、少尿或无尿等症状。水肿主要是因为肾脏排水功能障碍,水钠潴留引起;少尿或无尿则表明肾脏滤过功能严重受损。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尿路梗阻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家长需密切关注。若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排尿时哭闹加剧、发热等情况,要警惕尿路梗阻的可能。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这些表现可能提示尿路存在问题。由于儿童泌尿系统尚在发育阶段,梗阻对其肾脏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所以一旦怀疑,应及时就医检查。
2.老年人: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尿路梗阻原因。老年人本身基础代谢率较低,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敏锐,有时即使存在尿路梗阻,症状也可能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同时,老年人肾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所减退,尿路梗阻更易加重肾功能损害。因此,老年人若出现排尿异常,如夜尿增多、排尿费力等,应及时就医,排查尿路梗阻的可能。
3.孕妇: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尿路梗阻。孕妇可能出现腰部胀痛、尿频等症状。这些症状有时易与孕期正常生理现象混淆,但如果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尿路梗阻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早产、胎儿窘迫等。孕妇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