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咳嗽,怎么办呢
小儿感冒咳嗽由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引起,主要症状有鼻部症状、咽痛、咳嗽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需注意治疗方法,预防方法包括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等。
一、引言
小儿感冒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或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咳嗽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二、病因
1.外感咳嗽
六淫之邪:常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而杂感。风为六气之首,其它五气多随风邪侵袭人体而发病,故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
肺脏自病: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常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肺气不清失于宣肃,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
2.内伤咳嗽
饮食所伤: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若过食肥甘、生冷,均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贮于肺,可引发咳嗽。
情志失调:小儿神气怯弱,若为七情所伤,如抑郁、暴怒伤肝,肝气上逆犯肺,肺气不得肃降,气逆而咳;或久咳不已,亦可累及于肝,致肝失调达,气火上逆而咳。
肺脏虚弱:小儿若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病后体弱,以致肺脏亏虚,则易患咳嗽。若久咳不愈,或反复发作,更易耗伤肺气,使肺脏更虚,成为慢性咳嗽。
其它:小儿若患麻疹、百日咳等疾病,肺胃津伤,均可痉咳不止,迁延而成慢性咳嗽。
三、症状
1.普通感冒
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明显。咳嗽少见。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为犬吠样咳嗽,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2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4.急性咽结膜炎
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
5.急性扁桃体炎
咽痛为最突出的症状,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领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容易消化。
主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
经常改变身体位置,多饮水,利于痰液咳出。
2.对症治疗
高热时,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袋降温、温水擦浴等。
若体温持续升高或高热不退,可采用药物降温,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3.病因治疗
抗感冒药:主要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常用的药物有伪麻黄碱、氯苯那敏等。
抗病毒药: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抗生素:如果感冒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中药:中药治疗感冒也有一定的效果,如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五、特殊人群
1.孕妇
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感冒咳嗽。
可尝试多喝水、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方法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2.儿童
儿童感冒咳嗽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应多喝水,以保持口腔和喉咙湿润。
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3.老人
老人感冒咳嗽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应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六、预防
1.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
4.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6.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