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指产后6至8小时产妇膀胱充盈却不能自行排尿或产后短时间排尿后再次无法排尿且膀胱内尿液积聚超100ml,是常见泌尿系统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包括生理上分娩损伤、膀胱功能失调,心理上紧张焦虑,以及药物影响、环境改变等。症状有排尿困难、膀胱充盈、尿失禁。诊断靠症状判断、体格检查及超声查残余尿量。治疗有诱导排尿、腹部按摩等一般治疗,用甲硫酸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无效则导尿。预防需产前教育、产时管理及产后及时排尿、放松心情、适当活动。会阴侧切或撕裂、剖宫产、高龄产妇等特殊人群更易发生,需针对性护理。
一、产后尿潴留的定义
产后尿潴留指产后6至8小时,产妇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仍不能自行排尿,或在产后短时间内有排尿,但随后再次出现不能自行排尿的情况,膀胱内尿液积聚超过100ml。这是一种产后常见的泌尿系统并发症。
二、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
1.生理因素
分娩过程损伤:分娩时,尤其是经阴道分娩,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导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尿道括约肌痉挛,影响尿液排出。例如,产程过长,胎头对膀胱和尿道压迫时间久,会增加产后尿潴留发生风险。
膀胱功能失调:分娩过程中,支配膀胱的神经可能受到损伤,影响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使膀胱对尿液充盈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尿液潴留。
2.心理因素
产妇在产后往往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这种不良情绪会干扰排尿反射,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进而引发尿潴留。例如,担心排尿会引起会阴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
3.其他因素
药物影响:分娩过程中使用的某些药物,如麻醉药,可能会抑制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导致排尿困难。
环境改变:产后住院环境与产妇熟悉的家庭环境不同,部分产妇可能因不适应新环境而影响正常排尿。
三、产后尿潴留的症状表现
1.排尿困难:产妇自觉有尿意,但无法顺利排出尿液,或排尿费力、尿线细、射程短。
2.膀胱充盈:下腹部可触及明显膨隆的膀胱,按压时有胀满感。同时,产妇可能伴有下腹部坠胀不适。
3.尿失禁:部分患者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少量尿液会不自主地溢出,出现假性尿失禁现象。
四、产后尿潴留的诊断方法
1.症状判断:依据产妇产后不能自行排尿,伴有膀胱充盈的症状,医生可初步怀疑产后尿潴留。
2.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和叩诊检查膀胱充盈程度,若耻骨上区可触及膨隆的膀胱,叩诊呈浊音,有助于诊断。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可准确测量膀胱内残余尿量,当残余尿量超过100ml时,可确诊产后尿潴留。
五、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诱导排尿:通过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方法,诱导产妇产生排尿反射。这是利用条件反射原理,刺激尿道感受器,促进排尿。
腹部按摩:在膀胱区进行轻柔按摩,由膀胱底部向尿道方向按摩,可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帮助排尿。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甲硫酸新斯的明,可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促进尿液排出。
3.导尿术:若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需进行导尿术,通过导尿管将膀胱内尿液引出。导尿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泌尿系统感染。
六、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
1.产前教育:孕妇在产前应接受相关知识教育,了解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减轻产后紧张焦虑情绪。
2.产时管理:医生在分娩过程中应尽量缩短产程,避免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合理使用助产技术,减少对膀胱和尿道的损伤。
3.产后护理
及时排尿:产妇产后应尽早尝试自行排尿,一般产后2至4小时内鼓励产妇排尿。
放松心情:家人应给予产妇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产妇缓解紧张情绪,使其在轻松的状态下排尿。
适当活动:产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产妇应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和尿液排出。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会阴侧切或撕裂产妇:这类产妇因担心排尿引起伤口疼痛,更易发生尿潴留。应在排尿前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减轻局部疼痛,放松尿道括约肌,利于排尿。同时,排尿后要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止伤口感染。
2.剖宫产产妇:剖宫产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可能影响膀胱功能,术后产妇应尽早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和膀胱功能恢复。在拔除导尿管后,要及时尝试自行排尿,若排尿困难,应及时告知医生。
3.高龄产妇: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产后发生尿潴留的风险更高。产后应更加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可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有助于排尿。在排尿过程中,若出现不适,不要强行排尿,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