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的症状和治疗
尿路梗阻症状多样,治疗方法因病因人而异,特殊人群需格外关注。症状方面,上尿路梗阻有肾绞痛、少尿无尿、镜下血尿,严重时可肾积水、继发感染;下尿路梗阻则表现为下腹胀痛、排尿困难、血尿、膀胱功能受损及感染等。治疗时,解除梗阻针对不同病因,如结石依大小选药物或手术排石,前列腺增生依症状选观察、药物或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依程度选尿道扩张或手术;还可引流尿液。同时要治疗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不典型,梗阻易损肾功能,家长需密切观察;孕妇因子宫压迫可能梗阻,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且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病,治疗要综合评估,关注症状并定期体检。
一、尿路梗阻的症状
1.疼痛
上尿路梗阻:如肾结石导致输尿管梗阻,常引发肾绞痛,疼痛剧烈,多在腰部或上腹部,可沿输尿管行径放射至同侧腹股沟、阴囊或大阴唇。这是由于肾盂内压力急剧升高,肾盂、输尿管平滑肌强烈痉挛所致。疼痛发作常突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是因为输尿管与胃肠道存在共同的神经支配。
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出口梗阻,可出现下腹部胀痛,是由于膀胱内尿液潴留,膀胱壁张力增加导致。慢性梗阻时疼痛相对较轻,呈隐痛或胀痛;急性梗阻时疼痛较剧烈。
2.排尿异常
上尿路梗阻:早期一般无明显排尿异常。若双侧上尿路梗阻或一侧梗阻导致对侧肾功能受损严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是因为肾脏生成的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肾功能受损。
下尿路梗阻:常见症状为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起始延缓、尿线变细、射程缩短、排尿时间延长、尿流中断等。病情严重时,患者需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长期可导致腹压增高相关并发症,如腹股沟疝、痔等。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尿失禁分为充盈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尿液不自主溢出;急迫性尿失禁多由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引起。
3.血尿
上尿路梗阻: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这是由于梗阻导致肾盂、输尿管黏膜损伤,引起出血。如结石摩擦尿路黏膜,造成黏膜破损出血。
下尿路梗阻:也可出现血尿,原因可能是膀胱黏膜长期受尿液潴留刺激,或前列腺增生表面血管破裂出血等。
4.其他症状
上尿路梗阻:长期梗阻可导致肾积水,肾积水严重时可在腰部触及肿块。若继发感染,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下尿路梗阻:长期梗阻可引起膀胱功能受损,导致残余尿量增加,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发热、尿痛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食欲不振、贫血、水肿等尿毒症相关症状。
二、尿路梗阻的治疗
1.解除梗阻
针对不同病因:
结石引起的梗阻:直径小于0.6cm的光滑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配合药物排石,促进结石自行排出。常用药物如坦索罗辛等,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利于结石排出。对于直径大于0.6cm的结石,可根据结石部位、大小等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
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梗阻:症状较轻时,可采用等待观察,定期复查。症状明显者,可使用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等)可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等)可缩小前列腺体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等。
尿道狭窄引起的梗阻: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尿道扩张治疗。严重狭窄需手术治疗,如尿道内切开术、尿道成形术等。
引流尿液:对于急性梗阻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或梗阻原因暂时无法去除时,可先进行尿液引流,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常用方法有导尿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等。
2.治疗并发症
感染:若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同时,保持尿路通畅,有助于控制感染。
肾功能损害:积极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尿路梗阻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哭闹不安、排尿异常(如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腹部肿块等表现。由于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梗阻易对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建议原因: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需要家长细心观察。且儿童肾功能储备能力相对较弱,长时间尿路梗阻易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损伤,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2.孕妇
注意事项: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生理性尿路梗阻。孕妇若出现腰部胀痛、排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检查时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
建议原因:孕期用药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超声检查相对安全,能有效发现尿路梗阻及肾积水情况。及时处理尿路梗阻,可避免肾功能受损,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3.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尿路梗阻的治疗和预后。在治疗尿路梗阻时,要综合考虑患者全身情况,评估手术耐受性。同时,老年人对疼痛等症状感知可能减退,需关注有无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尿路梗阻。
建议原因:多种基础疾病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和治疗复杂性。关注症状及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