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好发于下肢和面部,首选青霉素治疗,也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磺胺嘧啶等,还可配合物理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患者应注意休息和皮肤清洁。
根据不同的人群和病因,治疗方法也不同,以下是一些治疗建议:
1.系统治疗:
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
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外科疗法:
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4.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清热解毒之剂。
5.物理治疗:
紫外照射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6.局部治疗:
若有皮肤破损,可使用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下肢肿胀。同时,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和破损,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