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逆行感染等引起,表现为腮腺区肿胀、疼痛、发热等,可通过症状、检查等确诊,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增强免疫力等。
1.病因:
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逆行感染:口腔内的细菌通过腮腺导管逆行进入腮腺,引起感染。
其他因素:免疫力下降、口腔卫生不良、局部损伤等也可能导致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
2.症状:
腮腺区肿胀、疼痛:通常为单侧发病,腮腺导管口红肿,可有脓液排出。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咀嚼受限:张口和咀嚼时疼痛加剧。
3.诊断:
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淀粉酶等,可帮助判断炎症程度。
影像学检查:如腮腺造影、超声等,可了解腮腺的情况。
4.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可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局部治疗:如热敷、理疗等,可促进炎症消退。
5.预防: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时应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此外,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可能会复发,患者需要注意预防。如果出现腮腺区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