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和麻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症状、病因、传染性和治疗方法上,具体为症状的不同、病因的不同、传染性的差异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1.症状:
猩红热:起病急,高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皮肤发红,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通常在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
麻疹:发热3-4天后出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呈充血性,压之褪色,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出疹时体温更高,全身症状加重,常伴有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
2.病因:
猩红热: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传染性:
猩红热: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
麻疹:传染性更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出疹前后的5天内都具有传染性。
4.治疗方法:
猩红热:主要是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疗程为7天。对症治疗包括降温、补液等。
麻疹: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降温、补液、止咳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和麻疹的症状有时可能会相似,但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对于疑似猩红热或麻疹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同时,在流行季节,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以预防猩红热和麻疹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