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是什么病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因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道感染等,主要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右上腹压痛等,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主要是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饮食卫生和定期体检。
1.病因
胆囊结石: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慢性炎症。
胆囊息肉:胆囊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也可能导致慢性胆囊炎。
胆道感染: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可引起胆囊炎症。
其他因素:如胆囊排空障碍、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参与慢性胆囊炎的发生。
2.症状
上腹部不适: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
消化不良: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
右上腹压痛:在右上腹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黄疸、发热等症状。
3.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检查可能显示胆红素、转氨酶升高等。
影像学检查:B超、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胆囊炎,并了解胆囊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胆囊造影:可评估胆囊的收缩功能。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药物治疗:使用利胆药物、抗生素等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胆囊结石较大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5.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胆道感染等。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
定期体检:有胆囊疾病家族史或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对于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慢性胆囊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如果您对慢性胆囊炎有任何疑问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