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区别有哪些
1.病因不同:过敏性紫癜与感染、食物过敏等有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免疫相关。
2.症状不同: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还可能出现胃肠道、关节、肾脏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
3.治疗不同:过敏性紫癜主要通过去除病因、抗过敏等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通过一般、药物、手术治疗。
1.病因不同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主要与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吸入、昆虫叮咬等有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
2.症状不同
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通常对称分布于双下肢,可累及臀部和上肢,甚至躯干部位。紫癜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但可反复发作。除了皮肤紫癜外,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关节症状,如关节肿胀、疼痛等;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轻者仅表现为皮肤瘀点或瘀斑,重者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疱、胃肠道出血、血尿、便血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致死原因。
3.治疗方法不同
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去除病因、抗过敏治疗、对症治疗等。对于皮肤紫癜,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胃肠道症状,可以使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关节症状,可以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肾脏症状,可以使用泼尼松、泼尼松龙等药物进行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外伤等。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脾切除术。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