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孩猩红热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咽峡炎、皮疹等,具体表现为突然高热、咽痛、皮疹、草莓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等,一般可通过血常规、咽拭子培养等检查确诊,首选青霉素抗菌治疗,同时需注意隔离和个人卫生。
1.发热:通常是突然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2.咽峡炎:咽痛明显,可出现吞咽困难,局部可有脓性分泌物。
3.皮疹:为猩红热的典型症状,皮疹一般在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首先出现在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压之褪色,伴有瘙痒。
4.草莓舌:在皮疹出现后,舌乳头红肿突出,舌苔厚白,形似草莓,称为草莓舌。
5.口周苍白圈:由于面部皮肤充血,而口周皮肤较薄,故呈现口周苍白圈。
6.帕氏线: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皮疹密集,压之褪色,摩擦后可出现紫色线状条纹,称为帕氏线。
7.恢复期:皮疹一般在3-5天后开始消退,体温逐渐下降,症状逐渐缓解,但皮疹消退后可能会出现脱皮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儿可能症状较轻,而有些患儿可能症状较重。如果怀疑孩子患有猩红热,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根据孩子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咽拭子培养:可检测出溶血性链球菌,有助于确诊。
3.其他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等,以排除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确诊为猩红热,应及时进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
2.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7天,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予退烧药,皮疹瘙痒时可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抹。
此外,猩红热具有传染性,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孩子出现疑似猩红热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