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有哪几种
上述文本主要介绍了贫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七种常见血液病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1.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2.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以自发性出血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血管性、血小板性、凝血性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性四大类。
3.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4.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组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常伴有髓外造血,临床表现为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过度增生。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分为
①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以粒系增生为主者称为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③以巨核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④以嗜酸粒细胞系增生为主者称为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5.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6.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常伴有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并发症。
7.其他
还有其他一些较少见的血液病,如骨髓纤维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vans综合征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各异。如果怀疑有血液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