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猩红热了怎么护理呢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各年龄段均可患病,以2-8岁儿童居多。患儿会出现发热、咽峡炎、皮疹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肾、关节损害。患病后应隔离至咽拭子培养转阴,不少于发病后5天。护理方面,要注意皮肤、口腔、饮食、观察病情等。
当孩子得了猩红热后,家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1.一般护理:
隔离:猩红热患者应隔离至咽拭子培养转阴,一般不少于发病后5天。[2]
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2]
饮食:给予富有营养、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酸、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口腔疼痛。[2]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化妆品。[2]
避免搔抓:皮疹瘙痒时,可轻轻拍打,或涂抹炉甘石洗剂,以缓解瘙痒。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2]
脱皮护理:皮疹消退后,可能会出现脱皮,家长应避免手撕脱屑,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可让其自然脱落。[2]
3.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温盐水漱口,早晚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洁。[2]
饮食护理:口腔疼痛时,可给予冷流质饮食,如牛奶、冰淇淋等,以减轻疼痛。[2]
药物治疗:如果口腔炎症明显,可局部使用锡类散、冰硼散等药物,以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2]
4.观察病情:
观察体温: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及时给予降温处理。[2]
观察皮疹:观察皮疹的颜色、形态、分布等变化,以及是否出现新的皮疹。[2]
观察其他症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是否出现关节疼痛、心悸、气急等并发症。[2]
5.并发症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少数患儿在猩红热后1-3周可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尿量、尿色,以及是否出现水肿、头痛等症状。[2]
风湿热:少数患儿在猩红热后2-6个月可出现风湿热,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心脏炎等。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关节是否出现红肿、疼痛,以及是否出现心悸、气急等症状。[2]
6.就医指导:
及时就医:如果患儿出现高热、皮疹加重、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2]
遵医嘱治疗:患儿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2]
定期复查:患儿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2]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家长应注意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