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注意事项
我国狂犬病疫苗有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两种,暴露后接种程序为5针法,分别于0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接种1剂,若为严重暴露则需再加1剂;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后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瘙痒、发热、头痛、乏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通常可自行缓解;接种期间应避免饮酒、喝浓茶或咖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需谨慎;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被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疫苗,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1.疫苗选择
目前我国狂犬病疫苗有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两种,都可用于预防狂犬病。
2.接种程序
一般咬伤者于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剂,共接种5剂。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于0天和3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
咬伤后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
咬人动物为患狂犬病的动物或野生动物。
医生认为伤者有患狂犬病的高风险。
3.接种部位和方法
狂犬病疫苗应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受伤者应在疫苗接种点接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4.不良反应及处理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红肿、瘙痒,一般不需要处理。
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通常在1-3天内自行缓解。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5.注意事项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应避免饮酒、喝浓茶或咖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若被咬伤的部位是头面部、上肢、多处咬伤或严重咬伤,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如果被咬伤后未能及时、规范地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再次发生暴露,仍有发病的可能。因此,被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疫苗,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6.特殊人群
儿童:由于狂犬病的致死率极高,儿童被咬伤后更应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但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在接种疫苗前,医生会对儿童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接种疫苗。
老人:老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可能会相对较高。因此,老人在接种疫苗前也应进行详细的评估。
孕妇:如果孕妇被咬伤,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尚未发现狂犬病疫苗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孕妇对疫苗过敏或有其他严重的过敏反应,应避免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因此,这些人群在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