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疹怎么治疗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后天获得性风疹潜伏期1421天,有前驱症状,热后出疹,耳后等淋巴结肿大;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会致胎儿多器官损害。传播途径有空气飞沫、接触污染物及母婴垂直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等易感。治疗方面,一般症状轻无需特殊治疗,需隔离、休息、合理饮食等;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咳嗽、皮肤瘙痒用药;抗病毒治疗无特效药物,特殊情况才考虑使用。特殊人群中,儿童应密切观察病情,按医嘱用药;孕妇感染危害大,要避免接触,确诊感染需综合评估;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可能严重,应注重休息与营养。
一、什么是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
1.临床表现
后天获得性风疹:通常潜伏期为1421天,前驱期可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内蔓延到全身。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可融合成片,一般23天内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一般在皮疹出现1周内消退。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期母亲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胎儿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引起多器官损害。新生儿可出现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眼、耳聋、小头畸形、智力发育迟缓等多种先天性缺陷。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体外,悬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如患者用过的餐具、玩具等。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3.易感人群:人群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未接种风疹疫苗且既往未感染过风疹的人群,在接触病毒后容易发病。
二、风疹的治疗
1.一般治疗:风疹患者一般症状较轻,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卧床休息,多饮开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2.对症治疗
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体温超过38.5℃,可给予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咳嗽:干咳无痰者,可使用镇咳药;咳嗽伴有咳痰者,可使用祛痰药。
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
3.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对风疹病毒的疗效不确切,一般不常规使用。只有在病情严重,如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特殊情况下,可在医生的评估下考虑使用。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风疹后症状可能相对较重。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皮疹情况等。在患病期间,孩子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低龄儿童,避免自行使用退烧药,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防止用药过量或不当引起不良反应。
2.孕妇:孕期尤其是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对胎儿危害极大,可导致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超市、商场等。若接触过风疹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风疹病毒抗体检测。一旦确诊感染风疹,医生会根据孕周、病情等综合评估,必要时可能需考虑终止妊娠。
3.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疹后,病情可能比一般人群严重,恢复时间可能延长。此类人群患病后应更加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