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损伤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胰腺损伤症状包括一般症状与特殊症状。一般症状中,腹痛常见,早期多在上腹部尤其左上腹,后可发展至全腹,疼痛剧烈且持续;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含胆汁;还会出现腹胀,严重可影响呼吸;若损伤严重合并大血管损伤或大量出血会导致休克;因炎症及可能的感染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严重感染可超39℃。特殊症状方面,胰液外渗刺激腹膜致明显腹膜刺激征,上腹部最明显;严重出血时可出现Cullen征(脐周皮肤蓝色改变)与GreyTurner征(侧腹壁皮肤瘀斑);累及周围胃肠道会有胃肠道出血症状如呕血、黑便;损伤后血、尿淀粉酶多升高,但并非特有且少数可不升高。
一、胰腺损伤的一般症状特点
1.腹痛:胰腺损伤后,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损伤早期,疼痛多局限于上腹部,尤其是左上腹,因为胰腺主要位于上腹部偏左的位置。随着病情进展,由于胰液外渗刺激腹膜,可导致全腹疼痛。疼痛性质通常较为剧烈,呈持续性,且难以缓解。例如,轻度胰腺挫伤可能疼痛相对较轻,但随着损伤程度加重,如胰腺破裂,疼痛会迅速加剧。
2.恶心、呕吐:胰腺损伤引发的炎症刺激胃肠道,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伴有胆汁。恶心、呕吐的频率和程度与胰腺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一般损伤越重,恶心、呕吐越频繁。
3.腹胀:胰液外渗以及胃肠道功能受抑制,可导致胃肠道积气、积液,从而引起腹胀。腹胀程度可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导致呼吸困难。在胰腺损伤合并腹腔内出血时,腹腔内压力升高也会加重腹胀症状。
4.休克:若胰腺损伤严重,合并大血管损伤或大量出血,可迅速导致休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者,更易因失血而快速进入休克状态。休克的发生与损伤导致的出血量密切相关,出血量越大,休克发生越快且越严重。
5.发热:胰腺损伤后,由于局部炎症反应以及可能合并的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一般在损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若合并严重感染,如胰腺周围脓肿形成,体温可超过39℃。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损伤后的炎症反应程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有关。
二、胰腺损伤的特殊症状特点
1.腹膜刺激征: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外渗后会刺激腹膜,导致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表现为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上腹部的腹膜刺激征往往最为明显,这是因为胰腺位于上腹部,胰液外渗首先刺激该区域腹膜。随着病情发展,全腹均可出现腹膜刺激征。但在一些老年患者或肥胖患者中,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或腹部脂肪较厚,腹膜刺激征可能相对不典型。
2.Cullen征与GreyTurner征:当胰腺损伤导致出血,血液通过腹膜后间隙渗透至腹壁皮下时,可出现一些特殊体征。Cullen征表现为脐周皮肤出现蓝色改变,GreyTurner征则是指侧腹壁皮肤出现瘀斑。这两种体征相对少见,通常提示胰腺损伤较为严重且合并大量出血,但并非所有胰腺损伤患者都会出现。
3.胃肠道出血症状:若胰腺损伤累及十二指肠等周围胃肠道,可出现胃肠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出血量的多少与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大量出血则可导致呕血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
4.血尿淀粉酶改变:胰腺损伤后,胰淀粉酶可释放入血,并通过肾脏排泄,导致血、尿淀粉酶升高。一般在损伤后数小时血淀粉酶开始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尿淀粉酶升高相对较晚,多在损伤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但需注意,血、尿淀粉酶升高并非胰腺损伤所特有,其他一些疾病如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其升高,且少数胰腺损伤患者血、尿淀粉酶可不升高,尤其是损伤较轻或损伤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