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成因、相关注意事项如下:成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如正常人尤其是运动员、睡眠状态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以及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的生理性退变;病理性因素,涵盖心脏疾病(像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全身性疾病(如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药物因素(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因心脏传导系统退变,确诊后需定期查心电图、适度活动、积极治疗原发病;儿童心肌炎致此症较常见,要充分休息、家长密切观察,用药谨慎;孕妇要排查病因,生理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
一、生理性因素
1.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正常人,特别是运动员、睡眠状态者,迷走神经张力会增高。迷走神经对心脏有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可使房室结传导减慢,从而引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一些运动员长期运动,心脏功能强大,静息时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高,在体检时可能发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但并无心脏疾病。
2.年龄因素: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会出现生理性退变。心脏传导系统的纤维组织增生、脂肪浸润、淀粉样变等,导致传导功能下降,易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脏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尤其是累及房室结动脉时,可影响房室结血液供应,使其功能受损,引起传导障碍,进而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由于房室结多由右冠状动脉供血,更容易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炎:病毒、细菌等感染心肌后,引发心肌炎症反应。炎症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破坏传导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常伴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常见。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心脏电活动也受到影响。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等病理改变可压迫或损害传导系统,引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全身性疾病
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升高,使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降低,钾离子外流减少,导致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改变,可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反之,低钾血症时,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增高,钾离子外流加速,也可能影响心脏传导,引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率降低,心肌细胞间质黏液性水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传导系统也受到影响,易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其中常见类型之一。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影响心脏传导功能,导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使用不当易出现中毒反应,抑制房室结传导,引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也可能导致房室传导延缓,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等,可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引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本身心脏传导系统生理性退变,更易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若已确诊,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活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若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按医嘱服药,控制病情进展。因为其他疾病的加重可能进一步影响心脏传导,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重。
2.儿童:儿童心肌炎导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相对常见。一旦发现,需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心脏负担加重。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如有无乏力、气促、心慌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使用需谨慎。若非药物治疗无效,必须使用药物时,医生会严格评估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
3.孕妇:孕妇若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首先要排查病因。若为生理性因素,如孕期迷走神经张力变化引起,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要定期产检,监测心电图变化。若为病理性因素,如心肌炎等,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如需用药,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