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炎症反应,分急性和慢性。病因包括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及其他如胆囊缺血、不良饮食、全身性疾病等。症状上,急性胆囊炎有突发剧烈右上腹痛并放射、恶心呕吐、发热等;慢性胆囊炎为右上腹隐痛或不适、消化不良。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治疗有一般治疗(饮食调整、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抗感染、解痉止痛、利胆药物)、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手术风险高;儿童表述症状不准确,治疗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诊断治疗需谨慎,优先保守治疗。
一、胆囊炎的定义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发生的炎症反应。胆囊作为人体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当因各种原因引发炎症时,就会出现胆囊炎。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二、胆囊炎的病因
1.胆囊管梗阻:胆囊管结石或其他原因导致胆囊管堵塞,胆汁排出受阻,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浓缩的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刺激胆囊黏膜,引发炎症。
2.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细菌可经血液循环、淋巴途径或胆管逆行进入胆囊,引起感染发炎。
3.其他因素:如胆囊缺血,常见于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等导致胆囊血液供应减少,胆囊黏膜抵抗力下降而发炎;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影响胆汁成分比例,增加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易形成结石,进而诱发胆囊炎;此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也易发生胆囊炎。
三、胆囊炎的症状
1.急性胆囊炎:
腹痛:常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多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恶心、呕吐:是常见伴随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发热:体温可轻度至中度升高,部分患者体温可达38℃39℃。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
2.慢性胆囊炎:
腹痛:症状相对较轻,可为持续性右上腹隐痛,或仅有右上腹不适,疼痛程度较急性胆囊炎轻,也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
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嗳气、恶心等,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这些症状更为明显。
四、胆囊炎的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包括腹痛特点、发作频率、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以及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胆结石病史、饮食习惯等。
2.体格检查:右上腹压痛是常见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墨菲征阳性,即医生在触诊右上腹胆囊区时,患者深吸气,胆囊触碰到医生手指时会因疼痛而突然屏气。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提示存在炎症。
肝功能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胆管梗阻或肝功能受损。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炎的首选方法,可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结石等异常表现。
CT或MRI检查:对于超声检查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观察胆囊及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
五、胆囊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得到休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等,避免进食油腻、高脂肪食物,减少胆囊收缩,减轻胆囊负担。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时也应遵循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卧床休息: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身体负担。
2.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解痉止痛药物:用于缓解胆囊痉挛引起的疼痛,如山莨菪碱等。
利胆药物:可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胆汁淤积,如熊去氧胆酸等。
3.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对于症状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胆囊穿孔、坏疽等严重并发症时,通常需要行胆囊切除术。目前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胆囊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等表现可能较轻,容易延误诊断。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右上腹不适等疑似胆囊炎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2.儿童:儿童胆囊炎相对少见,但也时有发生。儿童表述症状可能不准确,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有不明原因哭闹、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在治疗方面,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需使用药物,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儿童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以降低胆囊炎发生风险。
3.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胆囊排空时间延长,胆汁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胆囊炎。孕妇若出现胆囊炎症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特别谨慎。影像学检查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超声检查。治疗上,优先采取保守治疗,如饮食调整、适当休息等。如需使用药物,应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活动,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胆囊炎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