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得了出血热,可综合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体征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等。
1.流行病学史
日常生活中若接触过老鼠,如进食被老鼠污染的食物,甚至被老鼠咬伤,或来自出血热流行地区,像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等,或在野外工作,有与鼠类接触机会,高度怀疑感染可能。
2.典型症状
起病急,体温多在38℃-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为首发症状;有“三红三痛”表现,即面部、颈部和上胸部皮肤潮红、充血,同时眼结膜充血,以及头痛、眼眶痛和腰痛,全身关节和肌肉也有酸痛感。
3.体征表现
可能出现皮下出血点或瘀斑,常见于双侧腋下及胸背部,部分患者发热4-6天后,体温下降时会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症状,还可能有头昏、嗜睡、烦躁、谵妄,甚至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4.辅助检查
血常规提示血小板明显降低,尿常规中可见膜状物,出血热抗体呈阳性,核酸呈阳性或在血清中分离出汉坦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