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较为严重,细菌入血引发全身性炎症,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弱,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易通过脐部、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血液循环。一旦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可迅速引发高热、拒奶、嗜睡、黄疸加重等症状。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败血症还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出现前囟隆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脑发育。此外,细菌毒素可损伤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导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上需通过血培养明确病原菌,针对性使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如维持体温、呼吸及循环稳定。若能在败血症早期及时干预,多数患儿可治愈;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脑损伤、听力障碍等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新生儿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反应差等异常表现时,家长需立即就医,完善相关检查,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