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包括一度窦房传导阻滞、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三度(完全性)窦房传导阻滞等。
1、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为P-P间期延长(超过正常窦性心律的最高值),但每个P波后均跟随QRS波群,无脱落现象,因传导延迟仅影响传导时间,未导致冲动漏传。
2、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
P-P间期呈渐进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脱落(出现长间歇),随后P-P间期又逐渐缩短,形成“文氏现象”,反映窦房结至心房的传导功能进行性受损。
3、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P-P间期固定,但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即P波脱落),脱落的P波与前一个P波的间期为正常P-P间期的整数倍,提示窦房结冲动传导存在固定比例的阻滞。
4、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连续多个P波脱落(如2个或以上P波后无QRS波群),导致长间歇,但因间歇长度可能不固定,易与窦性停搏混淆,需结合病史及动态心电图鉴别。
5、三度(完全性)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完全无P波出现,QRS波群由低位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区或心室)代偿控制心律,心率通常较慢且规则,反映窦房结冲动完全无法传出。
若出现头晕、黑矇、心悸或晕厥等症状,需立即至心内科就诊,通过动态心电图、电生理检查等明确阻滞类型及严重程度,避免因长期传导阻滞导致阿-斯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