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高血压、腹部或肋脊角疼痛、头晕乏力、血尿、蛋白尿等,但这些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高血压:大约50%的肾动脉狭窄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这是由于肾脏血液供应减少,肾脏分泌的降压物质减少,导致血压升高。
2.腹部或肋脊角疼痛:由于肾脏缺血,可导致肾区疼痛,疼痛通常位于肋脊角或腹部,但也可能放射到背部或腹股沟区域。
3.头晕、乏力: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
4.血尿: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但血尿通常不严重,有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
5.蛋白尿:肾脏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蛋白尿,但蛋白尿的程度通常较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而且在初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有高血压、腹部或肋脊角疼痛、头晕、乏力、血尿或蛋白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肾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介入或手术的方法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肾脏血液供应。
此外,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肾脏超声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预防肾动脉狭窄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