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的婴儿有脐疝怎么办如何能消除
大多数脐疝可以自愈,父母应注意观察脐疝的大小和形状,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让婴儿哭闹,大多数脐疝会在1岁以内自愈。如果脐疝不能自愈,或者出现了嵌顿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指婴儿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闹、咳嗽、排便时肿物突出,安静或用手按压时可消失。这是因为婴儿的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较薄弱,且两侧腹直肌的前后鞘在正中线尚未合拢,留有缺损,当腹内压增加时,如哭闹、咳嗽、腹泻等,腹腔内容物可从脐部突出而形成脐疝。
大多数脐疝可以自愈
通常情况下,脐疝在1岁以内会逐渐自愈。在这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脐疝的大小和形状:如果脐疝没有变大或变硬,没有出现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脐疝突然变大,或者变得很硬,或者出现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要经常清洁脐部,避免尿液、粪便等污染脐部。如果脐部有分泌物,可以用75%的酒精消毒。
避免让婴儿哭闹:哭闹会增加腹内压,可能导致脐疝加重。因此,要尽量避免让婴儿哭闹。
注意穿着:不要给婴儿穿太紧的衣服,尤其是裤腰不要太紧,以免压迫脐部。
如果脐疝不能自愈,或者出现了嵌顿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脐疝在1岁后仍然没有自愈,或者出现了嵌顿、穿孔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佩戴脐疝带:通过佩戴脐疝带来压迫脐部,促进脐疝的愈合。
手术治疗:如果脐疝带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修复脐部的薄弱区域,防止脐疝再次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脐疝在早产儿中更为常见,而且通常更容易发生嵌顿。因此,如果你的婴儿是早产儿,或者脐疝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大多数脐疝可以自愈,父母不需要过于担心。但需要注意观察脐疝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让婴儿哭闹,有助于脐疝的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