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婴幼儿常见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
一、病因
幼儿急疹的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7型,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发病高峰期为6~18个月的婴幼儿,春秋雨季多发。孕妇与患儿接触后,2周内可感染胎儿。
二、症状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为10~15天,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常在39~40℃以上,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患儿会出现烦躁、咳嗽、呕吐、腹泻、眼睑水肿等症状。发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降至正常,体温下降后,患儿的全身皮肤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皮疹通常先出现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迅速蔓延至四肢和面部,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
三、诊断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史,一般可以做出幼儿急疹的诊断。但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四、治疗
幼儿急疹一般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多喝水、保持皮肤清洁等。如果患儿体温过高,可以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需要注意的是,2岁以下的儿童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因为可能会引起瑞氏综合征。
五、预防
幼儿急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预防的关键是避免与患儿接触。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和护理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特殊人群
1.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但其他年龄段的儿童也可能会感染,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
2.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幼儿急疹,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不良后果。
3.幼儿急疹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避免与患儿接触,加强锻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