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一过性氮质血症等,感染灶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尿液和血液检查,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对症和病因治疗,预后一般较好,但少数患者可迁延不愈或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预防主要是预防感染,儿童和孕妇需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主要与感染有关,常见的感染灶为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皮肤感染(脓疱疮等)等。感染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炎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血液检查可发现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异常。此外,还需要进行肾脏B超等检查,以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休息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对症治疗主要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感染灶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扁桃体炎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一般较好,大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恢复。但在少部分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病情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感染灶,避免过度劳累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助于减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8岁的患儿,应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同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尿量、尿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对于孕妇患者,如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注意休息和饮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