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多因膈肌悬吊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检查时X线检查可发现无张力型胃,中医认为其是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处理、胃托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饮食、运动和保持心情愉悦等。
1.病因
多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腹胀、胃排空缓慢者,食后有胀满感,食久则腹部症状明显,患者常自述腹部有气体游动,可经常嗳出气体后自觉舒服。
食量多且好食后散步,经常胃痛者,可能有胃下垂。
2.症状
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
典型症状有: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
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
3.检查
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可显示无张力型胃,胃体呈垂直状,蠕动无力,胃内滞留液较多,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骼嵴连线以下。
其他检查,患者有直立性低血压、消瘦及衰竭等现象。
4.治疗
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加强营养,餐后应卧片刻,避免剧烈运动。
对症处理:若有腹痛,可以给予镇痛药;若有便秘,可给予润滑剂。
胃托治疗:适用于年老体弱、胃下垂病情严重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明显,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胃下垂是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治疗以补中益气为原则。
5.预防
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需要及时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