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石是什么病?严重吗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可单独存在或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其病因较为复杂,与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道异物、饮食因素等有关,患者会出现上腹疼痛、发冷发热、黄疸等症状,检查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胆道镜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积极治疗胆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定期体检等。
1.病因
胆道梗阻:胆道梗阻会导致胆汁淤积,有利于胆色素和胆固醇的沉淀,进而形成结石。
胆道异物:胆管内的异物,如蛔虫残体、虫卵、缝线线头、坏死组织等,也可能成为结石的核心。
饮食因素: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容易形成结石。
其他因素:某些地区的水质中含有较多的钙、草酸、磷酸盐等,也可能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2.症状
上腹疼痛:多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常发生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
发冷发热:胆管炎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寒战、高热。
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3.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提示有无感染,肝功能检查可了解肝脏功能。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可帮助医生了解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等情况。
胆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胆管内的情况,并进行取石等操作。
4.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结石较大、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等。
非手术治疗:包括口服利胆药物、抗感染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等。适用于病情较轻、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
5.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胆道疾病。
总的来说,肝内胆管结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如果结石较小,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会太严重;但如果结石较大,引起严重的胆道感染或梗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和复发。



